|
臺灣米食文化 |
|
稻米為臺灣漢民族的主要糧食作物,在取得與食用上具有普遍性;運用在日常生活、歲時節令、生命禮俗上時,呈現出多變性與多樣性,直至今日米食仍是臺灣人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。
(一) 米是中國人的主食,隨著移民帶到台灣
根據史書上記載,神農教民播五穀,黃帝時期開始「蒸穀為飯,烹穀為粥」。米是中國人的主食,孕育了我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。除此,中國人配合節氣變化,衍生出連綿循環的歲時節慶,並在節日按傳統習俗,以米製成各式各樣的米食糕餅點心,敬天地、拜祖先祈求護佑,使勞苦終歲的人們豐富了生活的滋味,更進一步與生命禮俗、歲時節慶相結合。
(二) 清代中部最大的米倉—鹿港
清朝漢人來到臺灣移墾,1709年施世榜出資興建「八堡圳」,成為清代全臺最大規模的水利工程。八堡圳完成後,彰化平原由原本的鹿場搖身一變成為清代中部最大的米倉,鹿港亦因輸出大批稻米至大陸,躍升為僅次於臺南府城的大型港口。
(三) 早期台灣人的點心,也大多是米做出來的
以鄉村農家來說,「點心」通常是指農忙時期因體力耗費巨大,常在餐間補充的食物,大多是為了補充體力的鹹食,不過偶爾也會在節慶或閒暇時吃粿類等。而都市人或富家的點心則是在接待客人或休閒時享用,種類較多。且無論何種點心,大多以米作為主要原料,包括把米磨成漿製成的粿或粄類,以及將米磨成粉狀後再製成的糕仔。
因此,用米做出來的糕點,保有一份傳統與古樸,米食甜點中,最多、最普遍的就是糕類,他如同西點中的餅乾,乾燥、易易保存,所以是孩子的零嘴之王,大人要哄孩子,只要給塊糕點,塞塞嘴就好打發。
|